大胆创新 非遗传承“活”起来

   日期:2021-08-09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1年08月09日第3版    浏览:140    评论:0    
核心提示:广西最具代表性的曲种之一 ——发源于桂林市的“广西文场”,是一种清唱剧。其唱词多取自中国古典诗词、戏曲,精美典雅;音乐语

广西最具代表性的曲种之一 ——发源于桂林市的“广西文场”,是一种清唱剧。其唱词多取自中国古典诗词、戏曲,精美典雅;音乐语言则承继了在中原已成绝响的南曲,与广西地方艺术彩调、桂剧、山歌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迄今,“广西文场”已有300多年历史,它既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在桂北地区广受欢迎,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2008年6月,它还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这样一个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与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一样,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着生存和发展困境。

自2015年以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的教师们怀着一颗文化担当的初心,就“广西文场”的传承进行探索和实践,初步解决了缺师资、缺教材、缺作品、缺教法、缺课程体系等实际问题,大胆创新作品的“编”“排”“演”,尝试适应现代化数字传播方式,踏出了一条“广西文场”的创新性传承之路。

夯实理论基础,储备传承人才

为了保证研究团队的权威性,桂林师专音乐系专门聘请“广西文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何红玉、陈秀芬、叶春桃,联合音乐系8名青年教师组成“广西文场”保护研究团队和教学团队。团队由集“广西文场”编、创、演、研于一身的何红玉担任理论和创作导师,陈秀芬和叶春桃担任实践教学导师,培养音乐系青年教师,为“广西文场”人才培养储备了师资。

非遗人才培养具体体现在对特定对象的起源和发展、经典内容的特征分析、传承人的生平研究、代表性作品的赏析等内容的探究。“广西文场”保护团队从文献资料、传承人口述、田野调查等材料入手进行研究,将零散的材料梳理、加工、整合后纳入教材;从文学和音乐的角度追根溯源,取得了论著、研究论文、创编剧目等一系列研究成果,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夯实了理论基础。

“师徒式”传帮带,“演中学、学中演”

师资培养是非遗传承教学的重中之重。“师徒式”的手耳相传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戏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广西文场”保护团队请传承人用“师徒式”教学方式进行师资培养,“取法其上”也得乎其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团队通过对经典作品、理论以及演绎特征的深入分析,结合大学艺术教育的一般规律,经过实验性教学,总结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并编审了校本教材,成功将“广西文场”的教学引入音乐系的课堂教学。

非遗传承项目的载体是作品。团队以作品的最后演绎为教学目标,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并编审校本教材。将作品排练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以作品的掌握程度为评价的杠杆,结合大学艺术教育的一般规律,通过“广西文场”赏析讲座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和整体艺术风格学习。从作品入手,运用观摩、编排、教唱等手段进行实践教学,在排练的过程中体会并逐渐掌握“广西文场”表演的要领“手、眼、身、法、步”,以及演唱的要领“问字要音,依字行腔,字正腔圆”等内容,学生通过“演中学、学中演”进行体验式学习。最后,以作品演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检验。

结合时代审美,改善文化生态

为了寻求创新发展之路,与现代人的审美趋向契合,培养更多的年轻观众,“广西文场”保护研究团队在深入学习研究传统曲目的基础上,创作了《漓江边上文场情》等新作品。团队将新作品融入学校艺术团的日常排练教学活动中,形成了以作品成型为目标的实践课程化模式,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文化传承的积极性,跨专业教师的合作教学常态化,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为了拓宽“广西文场”的影响力和传播途径,结合现代快速便捷的数字化传播平台,在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局的支持下,桂林师专还专门组织60余名学生,以桂林著名景点为背景,将十余首“广西文场”现代经典作品拍摄成MV,让更多民众通过影像直观地感受这一古老的艺术。

通过6年的研究与实践,桂林师专音乐系培养了“广西文场”专业师资4名,同时有600余名学生受益。学生毕业后分布在桂林、河池、柳州等地区,定期进行演出和交流,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桂林师专音乐系教师新创作的“广西文场”曲目还进入了桂林市各城区30余所中小学艺术课堂,引导基层艺术教育更加注重文化保护传承与本土文化特色发展。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更多>同类教育头条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教育头条
点击排行